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从电影抽取技能 第100节
    鞠珏亮也渐渐冷静下来。
    他知道自己之前太急于表现,便点头示意。
    大家也算谈得来朋友,权当闲聊。
    “首先剧情和题材,这部小说不管怎么改编剧情都很复杂,观众想要代入或共鸣挺有难度。
    这一点,你们不会否认吧。”
    杜笙见鞠珏亮迟疑着点头,继续道:
    “而且,这种题材不太符合当下社会热点与观众兴趣,通俗点就是难以引起大家关注。
    最大问题是,小说本身也限制了改编。
    感情戏不侧重,女性角色太少,暧昧几乎没有,几个主人公身世简单且没有任何祖辈门派的纠葛,只靠忠义支撑……”
    杜笙这番话还是有所保留了。
    毕竟大家只是朋友,要是说得太过只会惹来反感。
    这部剧要是一成不变如前世那样的话,还有诸如剧情拖沓冗长,配乐太过雷人,片头片尾曲简直劝退,播出平台不太理想,与其他热门剧撞档等问题。
    好多人看了几集后觉得不好看,压根就没看完。
    即使看,也只是为了追男二的帅气风姿,而不是追剧情。
    当然,杜笙之所以劝说两人先别拍,自然也有几分小心思。
    其一,对方帮过他不少,于情于理拉一把。
    其二,方便为以后拍戏拉投资。
    其三,他心中已经有预选剧,但还不确定选哪部,现在不用犹豫了。
    此外,要是众耀跌入这个泥潭,以后就算能爬得起,投资也会谨慎许多,这些都不符合他的设想。
    听完后,鞠珏亮直接沉默下来。
    正所谓旁观者清,这话的确不无道理。
    之前他一门心思的投入,没想到忽视了这么多。
    钟甄能执掌这么大一家公司,很多事更是一点即通。
    虽然她没有多说,但暂缓一下很有必要。
    起码得修正一些明显的细节,这部戏才有后续。
    这时,钟甄忽然想到什么,似笑非笑看向杜笙:
    “说了这么多,其实你已经心有所属了是吗?”
    “哈哈,还真瞒不过钟总。”
    杜笙打了个哈哈,笑道:
    “心有所属倒是还没有,不过我有一个提议,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听听?”
    “哦?说来听听。”
    钟甄已经隐约猜到对方的来意,好整以暇问道。
    杜笙这段时间的确没闲着,脑海里早就开始筛选,最终锁定前世一部热门剧。
    他很确定这部剧如今还没有搬上荧屏,似有所指说道:
    “你们觉得娱乐圈这两年,谁的热度最高?”
    鞠珏亮抬起头,不确定这个打击自己的家伙为何有此一问,习惯回了一句:
    “张大胡子?”
    见杜笙微笑摇头,钟甄若有所思:
    “金镛?”
    杜笙眼带赞许,拍手鼓掌,给予这位思维敏捷的女强人肯定答案。
    这两年内娱权力之巅都有谁?
    谁在掌控着这些年娱乐快车的方向和速度?
    谁一呼百应,吸足全国乃至东南亚的媒体曝光率?
    不错,正是拥有多部剧上映的金镛!
    连凭借《尖峰时刻2》,成为史上首位拥有2千万美刀片酬的亚洲演员,达到好莱坞一线巨星水准的程龙,都要排在金镛之下。
    鞠珏亮也反应过来,意外道:
    “你是说先翻拍金镛的剧?”
    拍金镛的剧,的确是个保障。
    前有《鹿鼎记》、《射雕》、《侠客行》、《笑傲》,近有《碧血剑》、《书剑》、《天龙》等,
    在这个年代,或许有些金镛剧拍出来会遭受吐槽,但收视从来没有严重扑街。
    关键是赚钱与回款能力相当不错。
    众耀影业第一次投资自制剧,选择金镛小说改编的确是最稳妥。
    只是问题来了。
    大家都知道金镛的小说改编大受欢迎,这几年还有哪部是没被改编过?
    五年内,除了实在不适合改编的《越女剑》、《白马啸西风》等,其他全都被宠幸过。
    这就堵死了路。
    毕竟‘翻拍’首先需要的就是年代契机。
    尤其是金镛的剧,翻拍次数太多,起码要过几年,甚至十年才会有翻拍的条件。
    对观众也是一样,隔几年重温这部剧,看到不一样的演员与改编,才会有一种回味情怀。
    否则,根本没有老戏新拍的价值。
    见杜笙微笑点头。
    他指的是哪一部?
    ……
    第100章 富婆动心了
    钟甄知道杜笙不会拿他们开刷,想了想道:
    “其实一开始,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翻拍金老的剧,
    但老鞠咨询过,金镛仅剩的、且适用今明两年翻拍的小说只有《雪山飞狐》、《连城诀》、《神雕侠侣》三部……”
    《雪山飞狐》三年前才翻拍,但反响一般,与前几版一样没能爆火。
    《连城诀》剧版翻拍在12年前,改编难度大,目前没多少人敢碰。
    《神雕侠侣》的翻拍权在张大胡子手上,他们没撤,所以才瞄向温瑞鞍系列。
    “不!其实还有一部。”
    杜笙却神秘一笑,纠正道:
    “而且我要是没记错,这部版权早就卖出,但由于缺乏投资,一直没能筹备。”
    钟甄终于提起兴趣,鞠珏亮忽然想起什么,脱口道:
    “你说的是《倚天屠龙记》?”
    杜笙也不打哑谜,微笑点头:
    “八年前,赖水凊导演翻版的那版收视高达26%,让马竟涛,叶侗,周海郿几位主演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但赖导却还不满意,认为有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当时就放言会再翻拍一次。
    他的确没食言,前年以70万港币购买了版权,只是预算投资2000万被难住了……”
    鞠珏亮微微点头,想了想:
    “这的确是个机会,但我们没把握说服他。”
    赖水凊同样是港圈的人,他自然接触过。
    对方除了有‘老戏新拍’的本事外,慧眼识珠的技能也不差。
    就是脾气很犟,听不进劝。
    找这位投资合作,谁主导谁还说不定呢。
    “这可未必!”
    杜笙玩味一笑:
    “最近这位导演过得不太好,你们或许可以尝试联系看看。”
    前段时间,他就让王耀扬专门打探过相关消息。
    赖水凊为了不让人说吃老本,打着超越自己上一版的主意,一切都按最严格的标准筹备。
    结果他还是太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起步就得2000万,瞬间吓退不少资方。
    此外,还有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那就是香江无线台去年已经翻拍《倚天》,不仅提前上映,收视十分不俗。
    这么近的时间段,注定撞期,继续投拍能回本?
    而且,无线台大概率还会卖到内地播出。
    观众看一部就够腻了,这怎么竞争?
    所以,最近赖水凊愁得头发都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