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从电影抽取技能 第1021节
    当然,现在想这些还有点远……
    正当杜笙沉浸在感慨之际,泰勒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没聊几句,她便将手机轻轻一推,递到杜笙手边,笑语盈盈地说:
    “是《时代周刊》的来电,八成是为了我们之前拍摄的封面事宜。”
    杜笙心领神会,接过手机。
    耳边随即传来了那个熟悉的声音,是曾采访过他和泰勒的记者吉莉:
    “嘿,大明星,你们在灯塔国可是掀起了轩然大波啊!”
    “哈哈,说起来还得感谢吉莉小姐你呢。
    灯塔国,的确是梦想者翱翔的天堂~”
    杜笙笑着回应,透出几分揶揄。
    “不得不说,你在北美这边的确受欢迎!
    ok,言归正传,因为你和泰森的拳赛在灯塔国引起的巨大轰动,
    我和主编都觉得你的影响力已经跨越亚洲边界,所以……”
    吉莉说到这里,故意卖了个关子,停顿了一下。
    杜笙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想,却还是好奇地问:
    “所以呢?”
    “所以,我们决定把你们放上北美版的封面!
    恭喜啦,你和泰勒现在是真正影响世界的腕儿了!”
    杜笙有些意外,道:
    “那真是太感谢了,吉莉小姐,有机会一起吃顿便饭。”
    之前对方许诺的,是内页封面。
    虽然只是内外之差,但曝光效果却是天渊之别。
    如今拳赛余热还足够,《时代周刊》或许不是急需的那把火,但这份添彩的礼物,分量同样不轻。
    登上《时代周刊》北美封面,对杜笙来说,无疑是一次拓展名气的机会。
    让北美开始正视他这位突然崛起的亚裔新星!
    ……
    这日清晨,阳光明媚,微风不燥。
    老陈是内地一家报社掌舵人,如常踏入办公室,桌上已备好一壶热腾腾的茶。
    他坐下后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满口生香。
    这时,秘书小赵走了进来,老陈笑着夸赞:
    “小赵,今天的茶泡得不错,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
    “那还不是领导调教有方。
    这是今周的报刊,给您放这儿了。”
    小赵将刚取来的几本杂志,整齐地码在老陈的办公桌上。
    老陈作为媒体界的老人,看报早已成了日常的一部分。
    他先翻阅了几家国内重要报刊杂志,看看值不值得留意的,然后拿起最新一期的《时代周刊》。
    这玩意虽然是国外的,但影响力却远超所有国际新闻媒体。
    被誉为全球新闻界的领航者。
    特别是它的封面形象,总能引发无数焦点和热烈讨论。
    在某种意义上,它海是国内了解国际大事的重要窗口。
    甚至许多高管权贵都将《时代周刊》作为国际风向晴雨表,定期阅读。
    老陈翻开杂志,目光落在封面上,顿时一愣。
    只见蓝底封面上,竟是一张黄皮肤的脸庞。
    年轻、英俊、充满活力,洋溢着阳光气息!
    更让他惊讶的是,这张脸他竟然认得出。
    这不是杜笙吗?!
    老陈心中惊讶,又仔细看了看杂志的名字——《time》。
    没搞反,的确是《时代》!
    可杜笙怎么可能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
    在老陈心中,《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都是当时各界的大人物,影响力非凡。
    之前国内登上封面的,基本都是显赫人物,比如开囯领袖。
    程龙、周星弛、舒琪等人之前也上过《time》,但那只是亚洲版。
    而杜笙这次,可是全球版啊,这什么情况?!
    老陈当即打起精神,琢磨起其中的深意。
    身为传媒口的中高层,他很清楚宣传和口碑的重要性。
    甚至连上头,都对舆论格外上心。
    更别说这次是内地人登上全世界数一数二的杂志封面,那影响力,简直了!
    老陈已经没心思再翻内页,直接就抓起电话,拨通了社里上层领导的号码。
    “领导,早啊!我是小陈啊!
    有个事儿,我得赶紧跟您汇报一下,今天那期《时代周刊》您瞅见了吗?
    对对,您不妨瞅瞅,这期封面人物,可是咱们东方国度的人!
    就是前不久给水灾地区捐献近亿那位,杜笙…”
    老陈挂断电话,抿了口茶,稳了稳心神,这才翻开《时代周刊》内页,直奔杜笙那篇文章而去。
    文章一开头,就给人一种震撼感:
    “要是你在灯塔国还没听过杜笙的大名,那你可真是out了…”
    接着,文章细细道来了杜笙如何用拳击、音乐、电影等才艺,在灯塔国掀起了一股狂潮!
    往后看,杜笙的过往经历、曾经的辉煌成就,还有专访内容,一一呈现。
    老陈看完,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整篇文章非但没有贬低东方国度,反而杜笙在采访里,明里暗里夸了东方国度不少好话!
    看来,这小伙子思想觉悟挺高,难怪会被上头高看一眼!
    老陈这会儿已经隐约明白过来,应该是杜笙和程龙合作的那部电影,在灯塔国大火了一把。
    不过,就凭这似乎还不能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吧?
    老陈对文章里提到的票房数据,十几个国家地区排名靠前,心里没个准数。
    不清楚杜笙这成绩到底牛在哪儿。
    这时,电话铃声响了,老陈一看来电显示,赶紧接起来:
    “是,是,我明白了,一定办妥!”
    原来,灯塔国的《时代周刊》昨晚就出炉了,上头于几个小时前就已经通过大使馆得到消息。
    老陈挂断电话,心里感慨万千。
    这杜笙,真是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了。
    以前再火,大家也就把艺人当个娱乐明星看看,
    毕竟在国内这环境,有权有势有学问的,社会地位都比他们高。
    不过这一次,老陈对上面的动作一点也不奇怪。
    毕竟东方国度自加入wto以来,东方之国正渴望着那份国际舞台的聚光灯。
    从上至下,都怀揣着走向世界的梦想。
    期盼着国际的赞许与认同。
    却在这时,杜笙在灯塔国爆红,竟一跃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瞬间名声大噪。
    官方怎能眼睁睁错过这千载难逢的良机?
    更何况,杜笙在访谈中流露出的那份赤子情怀,如此完美的形象大使,不加以利用,那岂不是太愚钝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明星的引领输出,往往比官方的硬性宣传更容易触动外国民众的心弦。
    昔日有体坛搭起的友谊桥梁,未来或许也会有娱乐搭建的外交纽带!
    老陈晃了晃脑袋,不再沉思,急忙召唤秘书小赵:
    “立刻召集会议!
    把有关杜笙的所有资料都给我搜集齐全。
    凡是了解杜笙的,特别是听过他专辑、观赏过他电影和拳赛的,统统都来参会……”
    《宝贝计划》几乎是在全球范围内同步公映的,起码亚洲和北美相差不大于一个月。
    尽管这是一部纯华班作品,但凭借着杜笙与程龙之前累积的深厚影响力,在华语地区依旧掀起一股票房狂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