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贼天子 第377节
    李云在场,众人连忙摆手,有跟李云相熟一些的将领,对着薛老爷作揖,笑着说道:“岳先生,您放心,使君开了口,往后我们这些人只要在庐州的,您一句话,说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
    他这话说的敞亮,引得旁边好几个将领叫好,但是苏晟却黑着脸,骂了一句:“张黑子,你这蠢物!”
    “薛老爷在你口中,如何姓岳了!”
    这个已经改名张玄的校尉闻言一愣,有些不明所以的挠了挠头,茫然道:“将军,方才使君说…岳极先生。”
    苏晟脸色更黑了,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那是薛先生的表字,你他娘的!”
    “能不能认认字,读读书!”
    这话一出,薛家父子包括李云在内,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尤其是李云,更是哈哈大笑。
    “张黑子,你这厮,枉费了我家夫人给你改了名字。”
    张黑子是缉盗队出身,跟李云比较亲近,本来也是因为这一层关系,他才第一个站出来捧场,被一群人笑了一通之后,羞得他满脸通红,低头道:“使君,我…我以后,一定,一定读书,多学点学问。”
    一旁的薛老爷,也是满脸笑容,他看着李云,问道:“二郎,韵儿给这位张校尉改了什么名字?”
    李云笑着说道:“那会儿我们还在越州,小婿这些兄弟里,有些人名字不大好听,韵儿便都给他们改了改,张黑子现在叫做张玄了,不过熟识的人,依旧唤他作黑子。”
    “当是个诨号了。”
    薛老爷捋了捋胡须,若有所思,然后看向张玄,笑着说道:“张校尉若是留在庐州,得了空可以来寻老夫,老夫教你读书认字。”
    李云顺水推舟,笑着拍板道:“那好,黑子你就留在庐州驻守。”
    张玄脸色依旧发红,不过他脾气不错,也没有恼羞成怒,只是起身,对着薛老爷欠身道:“到时候,一定来请教先生。”
    两个人落座之后,薛老爷扭头看了看李云,笑着说道:“说不定,老夫能给你教出个通文识字的将领。”
    “那可太好了。”
    李云给薛老爷倒了杯酒,顺势敬了他一杯,笑着说道:“他要是真能沉下心来跟岳父学,真的能通文识字,我立刻升他做都尉。”
    翁婿二人碰了碰杯,各自一饮而尽。
    不远处的张玄,自觉有些丢人,倒真的握紧拳头,暗自下定了苦学的决心。
    …………
    第二天一早,庐州城外,李云与苏晟各自骑在大马上,在他们身后,整整五百人,俱都骑马。
    这五百人里,有一部分是李云自己的卫队,依旧是杨喜在领着,还有一部分,就是苏晟所部,也就是钱塘军的将士了。
    但是不管是李云所部,还是钱塘军下属,都不能称之为骑兵。
    他们只能说是骑乘者。
    简单来说,人是人,马是马,真的碰到敌人了,骑马追击,逃跑都没有问题,但是要打起来的话,只有少数一部分人能够做到马上开弓,大部分人都得下马作战。
    不过这些人,步战功夫已经相当不错了,毕竟分别是李云和苏晟两个人,一手调教出来的精锐。
    李云骑在马上,回头看了看这五百人,摇头道:“真不知,什么时候咱们才能有这样一支骑兵。”
    苏晟跟在李云身边,笑着说道:“二郎给我弄五百匹战马,再多拨些钱给我,大半年时间,我就能给二郎训出来五百骑。”
    苏晟毕竟是将门子弟,而且苏大将军年轻的时候,是边军的主帅,麾下骑兵其实不少。
    苏晟,也跟老爹学了些相关的本领。
    李云一怔,然后回过神来,摇头道:“咱们没有马场,便只能跟别人买战马,买来的马,一定是骟马,长久不了。”
    “不过,等今年忙完了,我倒真的要去搞点战马回来了。”
    一匹战马,如果爱惜着用,骑个十年左右问题不大,十年时间,相对来说,已经足够李云用了。
    两个人闲聊了一阵,李云彻动缰绳,沉声道:“走罢!”
    苏晟打马跟上,问道:“二郎还没有说咱们要去哪里。”
    “庐州附近的州郡,都转一圈!”
    李云一马当先,奔在最前面,笑着说道:“到处走一走,看一看!”
    庐州是个要紧的地方,眼下这里,一定有平卢军的探子盯着,而李云亲自巡视庐州附近州郡的消息,也很快会传到周大将军耳中。
    虽然二人之间,有所谓的约定在,但是再蠢的人都知道,只要利益到位,约定盟书都是狗屁。
    那位周大将军,心里不得不掂量掂量,李云是不是有意从庐州往外扩张。
    他多半会往庐州附近增兵。
    这样没有什么大用,至少能让周大将军,在河南道做事的时候,心里得惦记着庐州附近的州郡!
    哪怕只牵扯他五千兵力,李云这一圈就没有白跑。
    更重要的是,李云自己,也需要了解庐州附近的地形,尤其是能够控制大江下游的舒州。
    他迟早是要去取的!
    ……
    就在李云与苏晟两个人,带着五百下属纵马江淮的时候,西川的皇帝陛下,也终于待不住了。
    昭定二年二月下旬,皇帝陛下的龙辇,从成都府动身,开始返回关中。
    西川的小朝廷,也跟着皇帝一起,动身返回关中。
    而此时,河东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朔方节度使,以及各自麾下的将领,已经在关中。
    静候天子多时。
    第421章 坐地分周
    皇帝陛下的车辇,走的并不快。
    毕竟这位皇帝陛下,心里至今也没有什么底,他不知道这一次回到关中,将要面临何等样的局面。
    因此,龙辇刚离开成都城,这位皇帝陛下,便有些心绪不宁,等到中午歇息的时候,他便命人,把裴璜叫了过来。
    等裴璜过来的时候,这位皇帝陛下已经面色苍白。
    裴璜大惊失色,强忍住惊讶,努力压低了声音:“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皇帝陛下见到裴璜过来,终于喘了口气,他左右看了看,裴璜立刻会意,驱退了附近的宫人,低声道:“陛下,您说罢。”
    “朕…总觉得心烦意乱。”
    皇帝陛下握紧了拳头,默默的看着裴璜,再说不出话。
    作为从小一起到大的发小,裴三郎几乎立刻领会了皇帝的心意,他知道,皇帝现在有些心慌了。
    这种心慌,倒不一定是怕死。
    只是对将来未知的处境,以及大周王朝的将来的命运,感到恐惧。
    裴璜想了想,低头道:“陛下,臣…明日先行一步,替您去见一见那三位节度使罢。”
    “等臣见过他们,有了些结果,至少是…知道他们是什么条件,再回来见陛下,这样陛下心里,至少能有一些准备。”
    皇帝微微摇头,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无用,无用。”
    “他们跟你就是说的再好,咱们入关之后,他们想如何反悔,还是如何反悔。”
    裴璜低声道:“陛下,如果关中只一个节度使,自然是这种情况,但是关中有三个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李仝,尚有拉拢的空间,这其中就有许多可以斡旋的余地。”
    “反正无论如何,咱们都是要回关中的,臣先去见一见,总是有好处的。”
    天子沉默许久,才拍了拍裴璜的肩膀,叹了口气:“去罢,去罢。”
    裴璜深深低头道:“陛下您放心,那些节度使虽然有不臣之心,但是这个时候,他们之间互相掣肘,谁都不敢站出来冒天下之大不韪,陛下这一趟回去,至多至多,也就是交出去一些好处。”
    “关中三个节度使,不管谁想彻底把持朝政,其他两个节度使都不会允许。”
    说到这里,裴璜也沉默了,微微低头道:“大周,会依然存在。”
    天子先是自嘲一笑,然后长叹了一口气:“只怕,朕这个皇帝,要成为大周第一个虚君了。”
    裴璜低声道:“陛下,臣只有四个字。”
    “事犹可为。”
    他低声道:“陛下一定振作才行。”
    皇帝闭上眼睛,开口道:“三郎去之前,去见一见几位宰相罢。”
    现在,朝廷已经败落了,但是那些个宰相,并没有败落。
    他们多是出身世家大族,根基不在京城,甚至不在关中,这一次关中动乱,并没有太影响到他们。
    譬如说宰相崔垣,他家在贝州,距离京城极远,虽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些动乱的影响,但是依旧门庭兴旺。
    距离贝州比较近的两个节度使,一个是平卢节度使,另一个是范阳节度使,两个节度使都跟崔家相熟,甚至都不约而同的到崔家求亲过。
    范阳节度使萧宪的一个儿子,还跟崔家结了亲,虽然娶到是庶生女,早年萧大将军依旧对此颇为得意。
    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贝州如今并没有动乱,哪怕是被平卢军或者范阳军其中一家占了,崔家依旧稳如泰山。
    其他各家,也大体如是。
    裴璜微微低头,应了一声:“臣遵命。”
    他跟皇帝又说了几句悄悄话,这才躬身离开,离开龙辇之后,很快在队伍里找到了宰相崔垣,崔相公这会儿,正在安排队伍行进之中的事物,保证队伍行进顺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其实是个很称职的宰相,而且他现在也的确在为这个大周小朝廷,在尽心尽力。
    因为崔家固然有退路,但是他崔垣,已经位极人臣,注定要做好武周王朝的宰相,没有别的选择。
    这个时候,崔垣本人与家族的选择,就不一定一致了,不管家族作何选择,他都会坚定的站在武周王朝这一边,以保全自己的生前身后名。
    而他的名声,在将来也会继续为崔家,添光添彩。
    裴璜上前,低头行礼:“崔相。”
    崔垣挥手,打发了几个随行的官吏,扭头看向裴璜,勉强露出一个笑容,问道:“三郎找老夫有事?”
    “晚辈方才请旨,准备先行一步,去散关,见一见那三位候驾的节度使。”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已经同意了。”
    裴璜看向崔垣,低声道:“陛下让晚辈来见一见崔相,问一问崔相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