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贼天子 第498节
    “再者说了,这种露脸的事情,我自己去好一些。”
    见杜谦不搭话,李云放下了茶杯,默默说道:“那我以后,总不能一直待在金陵,埋藏在案牍文书之中罢?”
    杜谦轻声道:“正要如此。”
    “上位,我们现在,已经相当庞大了。”
    “这个时候,能指派的事情,就指派给其他人去做就好,上位只需要在金陵等待着是成是败的消息,便足够了。”
    杜谦顿了顿,继续说道:“哪怕是历朝历代的开国太祖,也多是如此。”
    这个时候,二人之间的谈话,已经不再避讳开国建国这种话题了。
    毕竟这个事情已经不再遥远,甚至可以说是一步之遥。
    甚至,二人闲聊的时候,有时候还会聊起将来的规矩制度,聊起以后要如何如何。
    “我还是想出去亲眼看一看。”
    李某人看向杜谦,开口道:“趁着还能动弹,眼不瞎耳不聋,我怎么也要去看一看北方,看一看契丹人的模样,我有一种预感。”
    “哪怕将来建国了,大概也还是会跟这帮人打交道。”
    “就算将来真当了皇帝,不能出门了,那也是将来的事情。”
    “趁着现在。”
    李云正色道:“我要出去走走看看。”
    见杜谦依旧不搭话,李云笑着说道:“受益兄你放心,我领上万人的兵力出去,只要不是五六倍于己的敌人包围,我怎么都能全身而退。”
    “要是真有个万一,一万人随便找个城池,守上一段时间不是难事,九司现在,十天之内可以从这里到幽州跑个来回。”
    “不会出什么事。”
    杜谦看着李云,许久之后,才无奈摇头,笑着说道:“将来二郎做了皇帝,后世给二郎定论的时候,一定逃不脱一个武皇帝。”
    “武字不好听。”
    李云半开玩笑道:“我要做太祖高皇帝。”
    “太祖高皇帝…”
    杜谦重复了一句,看向李云,笑着说道:“二郎距离这五个字,一步之遥了。”
    只要能够开国,大概就跑不掉一个太祖高皇帝!
    而现在的李云,虽然只占了个东南,但实际上距离开国,的的确确就是一步之遥。
    准确来说,其他节度使,都可以说是一步之遥。
    只不过这一步,可能比从前走过的所有步子加在一起,都要艰难得多。
    这一步,需要踩着其他所有竞争者的脑袋,才能踏出去。
    李云闻言,也是心神荡漾,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对着杜谦笑着说道:“荥阳郑家的人,受益兄见过没有?”
    杜谦点头道:“见到了,郑家那家伙,现在在新城买地。”
    李云看着杜谦,笑呵呵的说道。
    “崔卢李郑,我都见过了。”
    “这些个世家,受益兄…”
    “替我压住他们。”
    杜谦先是点头,然后长叹了口气,苦笑道。
    “也只好我来做这个恶人了。”
    ……
    ps:说一下剧情问题。(以下不计入字数)
    昨天写了主角要领兵打仗,很多人说不对,不行,说主角作死之类的话,然后又说要弃书,看了评论之后,昨天一直到半夜作者的情绪都非常低迷,有点不知道应该怎么写了。
    这一章就花了不少笔墨来解释这个事。
    这里说一下。
    开创之主,领兵打仗是非常正常的,而且一般都比较猛。
    两个李朱两个太宗文皇帝就不用说了。(字数限制,下面内容在本章说里。)
    第562章 诛杀汉贼!
    世家的人可以用,但是一定要对其进行压制。
    这个事情,李云自己来做,反而不太合适。
    身为主心骨,最好不要把过多的矛盾牵扯到自己头上,倒不是说去做个不粘锅,而是如果自己身上的矛头太多,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集团重心不稳,最后生出问题。
    理想状态下,自然是内部各派互相制衡,在前期做到同而不和,中期做到斗而不破。
    至于后期…
    那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后的事情了,李云管不着,也问不到。
    就目前来说,杜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政治伙伴,他愿意抛却自身的阶级立场,从而站在李云这一边。
    之所以如此,倒不全是因为忠诚度,也不是因为他背叛了自己的阶级,而是一直跟在李云身边的杜谦,看的很清楚。
    在李云未来的新朝,高门世族这种东西,大概率是不会存在了。
    新的科考模式,加上知识普及度,还有其他重重手段之下,愿意老老实实接受的,会慢慢退化成为士族。
    这样,至少还能维系宗族,在将来成为书香门第之后,还有古老的祖先们可以吹嘘。
    而如果不愿意和平的,李某人也不会手软,未来一段时间之内,这些世族都会被他给清理干净。
    在这种情况下,杜谦原有的阶级,实际上自己已经不存在了。
    京兆杜氏,现在已经分崩离析,他将来重建的杜家,也不会再是什么世族,而是成为士族。
    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
    年关过去。
    陆嬛先刘苏几个月怀孕,这会儿已经渐渐显怀。
    她这一次怀孕之后,别的倒没有什么变化,就是陆家的人来看过她几回,除了陆嬛的兄弟陆斌之外,还有她的叔叔陆祯。
    对于陆家的安排,李云现在还没有主意,只能先放一放,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陆家他是一定会用的。
    因为他的“外戚”太少了,根本不够用。
    一个薛家上下,能帮上忙搭上手的,也就老丈人薛嵩,跟薛收薛放两兄弟,再往下一辈,他最大的那个内侄薛圭,也至少要两三年之后,才有可能出来做事情。
    人数太少了。
    创业初期,李云是非常需要这么一群不一定能力出众,但没有任何背叛理由的群体,放置在一些不怎么需要能力,但是又相当重要的位置上。
    也就是要巩固自身的威权。
    这个时候,因为江南东道的南边,已经基本上扫清,只需要驻扎几个都尉营在南边,就没有太大的问题,因此过了年关之后,李正也就没有再回到南方去。
    他在金陵,有一套自己的宅子,不过还是常常往李园跑,抱着大侄子李元逗乐。
    到了二月份,天气慢慢暖和了一些,李正便到了李园的书房里,寻到了正在批阅文书的李云。
    这会儿,李云的桌子上,堆了厚厚的一堆文书,其中一多半是关于新城以及今年金陵文会的事情。
    李正自己找了把凳子坐了下来,然后看着李云,有些出神,过了好一会儿,他突然说道:“二哥似乎是…换了个人。”
    李云手中的笔停了下来,抬头看了看他,沉默了片刻之后,笑着说道:“怎么这么说?”
    “以前的二哥,认字都不多。”
    李正默默说道:“现在的二哥,像是常年办公事的衙门老爷了。”
    “人总是要有变化的。”
    李云彻底放下了毛笔,看了看他,问道:“有什么事?”
    李正挠了挠头,将自己心里乱七八糟的念头抛在脑后,对着李云笑了笑:“二哥,我家婆娘,也怀了身子了。”
    “好事。”
    李云笑着说道:“好事情,过两天在你家摆一桌,我们弟兄们去喝一顿酒。”
    李正摆了摆手道:“还是等孩儿降生之后再说,对了二哥。”
    他看着李云说道:“这两天,三叔来找我了,说了说北征的事情,他…他不反对二哥亲自领兵北上,但是反对我去。”
    李正轻声道:“三叔说,江东这里,我们的人留的太少了,他想让我,跟邓阳换一换,让我来领金陵军。”
    李云哑然失笑。
    “咱们都下苍山多长时间了?怎么还是寨子里那些想法?”
    李云站了起来,给他倒了杯茶水,开口笑道:“这江东的钱粮,现在是杜和执掌,但是他几乎每天,都要往我这里送文书,我去了北边也是一样,最多隔三天,他就要通过九司给我送文书。”
    “江北驻军的后勤,有我那老丈人还有大舅哥管着。”
    “其余还有九司,稽查,林林总总的人手。”
    李云看了看李正,笑着说道:“不要再有那些旧念头,江东…如今已经体制健全了。”
    一个体制健全的队伍,队伍中的人想要自行其事,是不太现实的,会有方方面面的东西束缚。
    甚至,等到再过个一两代人,到时候反而是同姓人材更加值得小心提防。
    “我带你去北边,主要是因为…”
    李云看了看他,默然道:“你军功不够,我怕将来你镇不住局面。”
    这是实情。
    四个将军里,哪怕不算曾经的周良,跟邓阳相比,李正也是差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