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48节
    “咱们要支援的那边,虽然对手是雷达反射面积更小的隐身飞机,但是他们手里的装备也更好些。”
    “技术人员提出来的具体方案,是对两部苏制p18预警雷达进行改进,这样一来一回,相当于矛和盾都被增强过,我觉得还是有得打的。”
    如果说,之前在得到丁高恒保证之后,他的心态还是“赌了”。
    那在看到今天晚上的测试结果之后,心态就基本已经变成“稳了”。
    因为就算这次跨国支援行动本身没能取得战果,只要能“看到”隐身飞机就是血赚不亏。
    “说的也是。”
    眼见领导都做出了如此积极的表态,李永进自然也跟着放松了不少:
    “反正,不管怎么样,这个用多部无源雷达取代单个巨型雷达,对隐身目标做多点探测的思路,绝对是大有可为。”
    “这新三打三防里面最让人头疼的一项,也总算是有点眉目了……”
    他口中“最让人头疼的”,自然是指新三打里面的打隐身飞机。
    过去几年,虽然空军也提出了不少相关思路,但实际操作起来,往往直接卡在第一步,也就是“意识到有隐身目标来袭”。
    如今至少可以开始考虑第二步了。
    “对了,永进呐。”
    一段时间的沉默过后,付全友再次突然开口:
    “照现在这个情况来看,你觉得,防空兵的编制里面是不是需要进一步保留几支大口径高炮部队,用于重点城市周边的防御?”
    听到这个问题,李永进当即有点头皮发麻——
    他下一步很有可能升任空军领导,要是在自己任上,防空兵的装备非但没有完成现代化,反而装备回去一堆老式高炮……
    那他的名字基本就可以被刻在军种耻辱柱上了。
    想到这里,李永进赶紧摇头:
    “高炮的射程毕竟还是太短,只能在对方完成攻击之后做补充防空,而且自身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基本相当于用一个阵地换对面一架飞机。”
    “短期内用来应急尚可,长远来看还是需要更多先进的远程防空导弹……”
    好在付全友刚刚也就是随口一问,并没有真的把混成防空旅扩编成高炮师的想法,所以也就没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
    ……
    就在二人闲聊的当口,后面几轮测试也陆续完成。
    基本上,只要目标不在飞行高度上进行太剧烈的变化,那么炮火覆盖的准确性就能达到90%以上。
    尽管有两架运气极佳的靶机无伤穿越了测试空域,但那是因为它们的物理体型确实太小,以至于刚好避开了漫天飞舞的破片。
    而一架隐身飞机,哪怕rcs再小,尺寸总归是正常飞机的尺寸。
    没道理能逃开。
    看着雷达显示屏上最后一个目标在一片炮火中消失,付全友深吸一口气,蹭地站起身,有条不紊下达指令:
    “永进,你派一架直升机,用最快的速度到混成6旅的阵地,把他们记录下来的射击指挥数据带回来。”
    “还有,让电科集团的同志们把雷达信号数据复制一份,我也要一并带回去……”
    “再组织一批有高炮指挥经验的指挥员和参谋,把这次的测试数据编列成表格……”
    “是!”
    李永进敬了个礼,接着转身准备离开指挥大厅。
    “等一下!”
    付全友又从身后叫住了他:
    “记得再找一批翻译,把所有文字翻译成……”
    说到这里,他稍微迟疑了一下:
    “暂时先定俄语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好了,这样他们应该都能看得懂,也能对来源有个比较合理的暗示。”
    “总之,无论如何,这些资料里不能出现中文,涉及数字和表格的时候,也务必不能出现我国独有的书写习惯。”
    李永进当即理解了上级的意思,再次抬手敬礼:
    “是!”
    第670章 专职秘书
    假期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
    几乎是一晃神的功夫,就到了假期的尾声。
    常援朝年前是请了年假才能提前几天出来,年后过了初七,那就无论如何都得回去上班了。
    当然,其实以他现在的情况,反正也已经不出外勤了,只要开口打个报告,上级肯定是二话不说可以批长假的。
    只不过老常自己心里过不去那个坎。
    在他警察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干了二十来年,如今眼瞅着就要退休,可不想因为这点家长里短的事情让同事搁背后戳脊梁骨。
    而周莉今年则是又带了一届毕业班,高三嘛,初八就开学也很正常。
    常佳瑶倒是要正月十五以后才开学。
    虽然她是很想待在京城跟着自家老哥,但考虑到常浩南忙起来也不怎么着家,估计得三天饿九顿。
    而且人生地不熟的,住的位置又没有公共交通和出租车,就算留下也只能宅在家里。
    最后还是有点不舍地跟着父母回了柳城。
    而把家里人重新送上飞机之后,常浩南自己,也要重新开始忙碌了。
    “首长,接下来要去哪?”
    重新回到车里之后,朱雅丹一边打火一边问道:
    “如果要出差的话,我得提前一天安排日程,还有向上级汇报警卫计划……”
    随着如今常浩南的出差时间越来越长,以及安保级别越来越高,哪怕已经有了专机,也很难像过去那样说走马上就能走了。
    “暂时不出差,留京城办点事情。”
    常浩南总算又坐回了相对宽敞的右后座:
    “去公司。”
    盛京那边,歼11ws目前还没完成双发更换涡扇10的操作,而且就算完成,在单发测试几乎100%顺利过关,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后续的双发测试,也无需常浩南完全在旁边盯着。
    在一些极限性能科目进行前后过去兜个底就行。
    蓉城方面的进度也差不多,改进型歼10的首架原型机距离完工也还有一段时间。
    作为一架变胖了的单发飞机,它需要等到涡扇10至少设计定型之后才能正式下线。
    所以十号工程目前仍然在使用01、03和04号三架原型机进行试飞。
    其中01号并非全状态机,而且已经飞完了厂区的项目,转场到阎良那边开始做初步鉴定试飞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上阅兵的大概率就是技术状态更加完整的后面两架。
    在原本的时间线里,歼10因为同时使用了太多新技术,导致试飞初期和试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小问题不少,加之本身又是高度敏感的项目,所以直到00批次已经服役之后的2006年末才正式公开。
    自然赶不上1999年的国庆阅兵。
    但是现在,很多技术都已经提前在八三工程、歼轰7a和歼教9等几个项目中得到验证,相当于理顺了科技树,也就是“小步快跑”的思路。
    因此到用在歼10身上的时候,已经颇有几分游刃有余的味道。
    再加上03和04号原型机还没来得及服役就从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定位也已经从“未来的空军主力”变成了“稍微改一改之后准备拿去出口”,自然也就无所谓提前亮相了。
    倒不如说,这样没准还能迷惑一下外国人——
    看完阅兵,觉得华夏的歼10跟之前大家的推测差不多。
    结果一两年之后,突然发现歼10变成了另外一個样子……
    给他们一个惊喜。
    总之,京城以外的几件事情,恰好都不急着需要他。
    而听到常浩南说暂时不会出差,朱雅丹也暗自松了口气。
    随着前者的安保级别提高,她在过年这段时间也被晋升了一级,如今需要负责写安保计划、出行总结、情况汇报之类的各种书面工作。
    她上军校那会,本来就是个喜欢训练课不喜欢文化课的主。
    毕业之后,一直只是当个普通警卫员,更不可能自己练这些东西。
    结果就是,当年学的的那点东西如今早就忘差不多了,几乎都要从头开始捡。
    这几天学的头都大了。
    算是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因为太长时间没回来,以至于常浩南办公桌的两堆文件上,都蒙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好在并没有出现他所担心的,各种信函文件堆成小山的情况。
    宋景明跟在常浩南身后,看着自家老板摸了一下某个档案袋表面,然后手上就出现一道灰引,整个人汗都下来了,赶紧解释道:
    “您办公室还是每天打扫的,但是这些文件我们实在是没敢动,所以……”
    常浩南失笑:
    “没关系,我看得出来,这样就挺好。”
    毕竟除了文件表面以外,其它地方都还算得上窗明几净。
    虽然实际上,他并不会把跟火炬集团无关的涉密文件就这么丢在办公室里,但能有这个意识总归是好的。
    见到常浩南对此并无什么不满,宋景明的神色也轻松了不少,当即又把腋下夹着的一份文件放在常浩南面前,继续说道:
    “按照您之前的指示,这段时间日常的非实质性事务,都是我们办公室负责处理,这是汇总表,您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