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48节
    “虽然达索方面表面上非常积极,甚至最开始的两次会谈都是他们主动提出的,但每当我试探性地提出一些实际问题,比如猎鹰8z在安装天线之后的气动和结构设计方式,或者预警机项目如果成型,双方在产品当中的权限占比时,他们就开始避重就轻地兜圈子,或者是反过来试探我们具体准备采取何种技术路线。”
    “这样看来,以猎鹰8z为平台改装特种机这件事本身,达索肯定是有兴趣的,但这个兴趣……似乎不是和我们共同研发……可能是想要和泰雷兹那边独立完成,或者是寻找其它的合作对象……”
    “所以我觉得,如果他们这么做,是不是可以考虑在猎鹰z项目上设置一些障碍……敲打一下他们?”
    实际上,在要求刘永全试探达索方面的意愿之前,他就大概猜到了会是这种局面——
    毕竟,眼下的21世纪初,刚好是法国人心气最高的时候。
    要知道,这条时间线上的欧元可没有遭遇上一世那样的迎头痛击。
    在1999年5月达到对美元汇率1:1.02的最低点之后,就一路逆市上扬,如今已经在1:1.4附近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欧洲提前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
    而华夏、独联体、东盟、海合会等几个与欧盟来往较密切的经济体,也先后提高了欧元在贸易当中所占到的比例。
    大半个非洲甚至仍然在用各式法郎,金融命脉都绑在法国央行手里。
    在这种背景下,达索作为有一定实力和名声的独立企业,以及法国航空业的名片之一,不愿意把自家三个关键型号都绑在同一个合作伙伴身上,是很正常的想法。
    当然,想法归想法。
    真正落实起来,那还是得有能力才行。
    而刘永全刚刚的那番分析,其实已经非常接近实际情况。
    只不过,最后想到的解决办法,还是过于简单粗暴了。
    但也可以理解。
    他这一代人,职业生涯前半段基本都处在西方的技术封锁之下。
    如今总算有了翻身做主的机会,难免想让对方也试试一样的滋味。
    别说他。
    就连常浩南都想。
    但还不是时候。
    “老刘啊,回想一下。”
    常浩南抬起头,整个人靠到椅背上,悠悠回答道:
    “我们最开始之所以能打开对欧技术合作的新局面,就是因为faa和当年的jaa两虎相争,最后让我们这个渔翁得了利。”
    “现在,我们算是和欧洲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这种时候去学美国人搞小动作,岂不是放弃了我们最大的优势,把已经到手的合作对象给重新推走?”
    “技术封锁就像是核武器,最有用的时候永远是在发射架上,真要是用出来了,反而还失去了威慑力……”
    当然,他这句话其实只说了一半。
    作为经历过2020年代的人,常浩南非常清楚。
    终极手段,并不是不能用。
    而是只能用一次。
    所以必须留待紧要关头,一击致命。
    不可能浪费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面。
    更何况,眼下双方还在一条船上……
    “那常总,如果我们不做反应的话,这个预警机项目……是否还要继续跟进?”
    另一边,冷静下来的刘永全也意识到常浩南说的有理。
    但是考虑到艾德斯坦纳的态度,他又觉得如果不做点什么,恐怕很难挽回局面。
    “当然要跟进。”
    常浩南把桌上的会议纪要合上:
    “不过你记着有这回事就好,不用为此耗费太多精力……我估计,只要顺其自然地等一段时间,法国人大概率会乖乖回来找我们的,到时候项目应该会由电科集团那边接手,我们只是当个中间商而已……”
    得到这样的答复,让刘永全一时间有点发懵。
    虽然根据经验,常总的判断无疑值得相信,但这次的情况,他也实在是没想明白。
    看着满眼疑惑的刘永全,常浩南笑了笑,继续解释道:
    “法国人自己从未进行过预警机的研发,所以不想找我们的话,那剩下的潜在合作对象就只有大卫国,还有瑞典。”
    “但是前者的技术路线不适合极端小型化,想上公务机就只有搞共形阵,就是把天线铺满整个飞机的侧面,这种改进方式会破坏飞机的气动,还会改变翼根部分的承力结构,达索没那么容易吃透我们的机翼设计方案,不敢在这方面轻举妄动。”
    “至于瑞典……爱立眼的天线尺寸确实合适,但那是以性能缩水,以及完全放弃空中指挥功能为代价才换来的,猎鹰8z的体量虽然比萨博340大一倍,但要想容纳完整的预警指挥功能,还是必须给天线瘦身。”
    “法国人现在没有经验,所以意识不到这里面的复杂程度,不过等他们和瑞典人接触过之后,就不会再抱有其它幻想了……”
    说到底,他常浩南敢拿35吨的猎鹰8z当预警机平台,是因为光控相控阵天线的重量轻尺寸小,先天就适合在小平台上应用。
    传统技术路线的aesa要是想上公务机,那高低得来点奇技淫巧才行……
    而猎鹰z项目的一半设计都出自华夏,达索方面又并没有独立搞奇技淫巧的能力。
    所以,只能老老实实回头……
    第1058章 尝到甜头的罗尔斯·罗伊斯
    当天的稍晚些时候。
    法国,图卢兹。
    相比于常浩南和刘永全讨论的公务机和预警机这些“小打小闹”,这里即将发生的事情,对于全球航空制造业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空客a380已经完成了基础方案设计,很快就会正式开始生产第一架原型机。
    不过在那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确定。
    那就这架编号为msn001的原型机,或者说,msn001-msn005全部五架原型机,将使用哪种型号的航发。
    遄达900,还是gp7200?
    虽说,对于采用翼吊式发动机布局的大型客机来说,发动机型号在飞机设计层面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但落实到具体生产上,因为发动机短舱、机翼挂耳、以及fadec系统等细节还是存在区别,所以必须得在订单确认之前决定好每一架飞机的动力方案。
    而为了保证生产连续性,五架原型机的动力,和第一批量产机的动力,也会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对于空中客车来说,这一选择不仅会影响到a380整个项目的后续试飞进度,还决定了飞机交付顺序,以及首发用户的使用评价。
    因此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当然,这种大事,肯定不是三方坐一起开个会就讨论出来了。
    或者说,让罗罗和发动机联盟这两家竞争对手坐在一起,本身就是个非常抽象的想法。
    毕竟遄达900也好,gp7200也罢,现在还都没开始正式测试。
    就算双方不打起来,最后也肯定变成画饼竞赛。
    那就毫无意义了。
    所以,只能由甲方派出代表,从两个供应商那里分别了解情况,最后再做出决定。
    即便这样,仍然要考虑到乙方给出的承诺有几分可信。
    毕竟,a380已经吹出去了05年首飞、07年运营的目标。
    要是动力方面拖了后腿,那神仙来了也难救。
    而要命的是,就之前的情况来看,这种风险变为现实的概率正越来越高——
    gp7200是个2001年才启动项目的新型号。
    虽然发动机联盟口口声声保证可以在2004年底之前实现首飞,但可信程度还是存疑。
    遄达900虽然早了两年,而且总体设计脱胎于成熟的遄达800,似乎是更加稳妥的选择。
    但为了跟以安静性为卖点的gp7200竞争,颇为激进地在涡轮结构当中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
    希望能以低油耗赢得更多订单。
    然而事与愿违,激进的设计带来了更高的技术风险。
    去年也传出了可能要重新修改燃烧室设计,降低涡轮前温度的传闻。
    不仅工期要受到影响,性能也难免有所降低。
    这对于首批用户的评价来说是相当要命的。
    为此,a380项目的首席运营官查理斯·查姆皮因已经忧心忡忡了很长时间。
    而两个发动机供应商,更是将他作为了重点突破对象。
    比如今天,他就需要接待一批罗尔斯·罗伊斯的访客。
    名义上是希望能参观一下位于图卢兹的总装车间,但实际上,查姆皮因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这肯定是例行的公关操作……
    当然,对方毕竟是空客的核心供应商之一,他作为首席运营官,哪怕硬着头皮也还是得去接待。
    ……
    不过,当满脑子愤懑的查姆皮因看到来者时,却不由得愣了一下。
    带队的人,他认识。
    而且过去还接触过很多次。
    蒂姆·波迪。
    遄达900技术团队的副主管。
    不过,已经连续熬了好几天夜的查姆皮因脑子还是有点没转过弯来。
    看到老熟人之后,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
    他怎么被调到公关部门了?
    当然,波迪的前途命运和他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