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79节
    “没错,不过肃州那次的所有人员都是高配,所以卢志成同志实际上亲自负责指挥了导弹发射连,算是我军在反导拦截领域经验最丰富的指挥员之一……”
    听到这里,会议桌周围的其余众人脸色微微变了变。
    全军经验最丰富的指挥官,搭配目前技术水平最高的防空系统。
    结果甚至无法实现稳定跟踪目标。
    这肯定不能再说是主观层面的问题。
    应该说,随着近些年一批新型装备的陆续到位,空军方面原本已经对关键地带的要地防空水平颇有信心。
    尤其经过去年那次测试,证明最新一代防空导弹有能力抵御中短程的战术弹道导弹之后,更是久违地松了一口气。
    结果,这口气才松出去不到一年,就又要重新绷紧了。
    “吕光同志。”
    乔晨青看向坐在会议桌末位的空军装备研究院负责人:
    “你认为……我们正在研发的最新型防空系统,能否有效面对这种超高速目标?”
    吕光其实从刚才就已经猜到自己会被问到这个问题,但还是故作沉思了一会,以免显得过于轻佻:
    “基本型红旗9在去年年末已经交付部队进行试用,目前的反馈是除了射程偏短之外,其它性能都和s300pmu2大致相当或更强……”
    “但这两种系统在本质上仍然属于同一代产品,我们当年的研发重点也是强化应对多频次和超低空目标的能力……如果面对高速来袭的弹道目标,表现恐怕不会有本质上的差距……”
    他这段回答相当委婉,但意思却不难听懂——
    不能。
    乔晨青不由得露出有些苦恼的表情:
    “看起来这新三打三防也已经有些过时了……得研究一下‘新新三打三防’才行。”
    话虽然带着些许风趣,可是在场谁也笑不出来。
    吕光见状稍微宽慰了一下众人:
    “至少现在各国对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还都处在验证阶段,所以情况倒也没有十多年前那么紧张……”
    他的话起到了一些效果。
    毕竟当年为了拱卫沿海大城市,防空部队被逼的连59式高炮都拉出来了。
    但安慰终究只是安慰。
    华夏军队向来居安思危。
    “伟人曾说过,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但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美国人的技术实力还是不容小觑……他们的高超音速武器研究,目前应该还是走在我们前面。”
    说到这里,乔晨青稍微停顿了一下:
    “吕光同志,如果我们假设,美军在未来几年内装备了类似这样的高超音速导弹,并且把它定义为战术武器,那有什么比较稳妥的应对办法?”
    应该说,站在2005年这个时间节点来看,他的分析其实相当合理。
    虽然确实没有已经装备部队的型号,但美国陆海空军以及nasa,都已经成立了自己的高超音速研究机构。
    怎么看都是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场面。
    而这一次,吕光的回答也非常迅速:
    “那就只有像当年的美苏那样,研发一种专门用于反导的防空系统!”
    第1188章 反导威胁
    跟常浩南之前的估计差不多。
    东风3a这个型号,实在是不甚敏感。
    尽管部分国家对本次试射表达了外交关切,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属于纯纯口腔体操,并不是真的引发了什么额外关注。
    只有日本跳出来进行了一次相对正经的抗议。
    当然这也不难理解。
    毕竟他们是真的刚好在东风3a的射程以内。
    不过,常浩南毕竟也不是真的神机妙算。
    有些水面以下的事情,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
    ……
    在成功进行发射测试的约两小时过后。
    五角大楼。
    被助手从睡梦中薅起来的美国空军参谋长约翰·江珀上将和空军部长皮特·蒂特一同走进了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办公室。
    尽管由于两场战争的泥潭,要求后者辞职的声音在美国国内此起彼伏,但得益于白宫和部分财团方面的支持,以及优秀的政治手腕,他仍然是相当具有权势的防长之一。
    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插手了参联会的工作。
    “先请坐。”
    看到两个人走进办公室,防长伸手向办公桌对面的两张椅子示意了一下。
    不过,还不等二人坐稳,他就自顾自地从面前拿起一份材料,然后调转180°,推到办公桌另一边:
    “几个小时前,华夏方面根据相关约定,向我们通报了一次高弹道导弹试验。”
    美军并没有一个类似战略火箭军或是第二炮兵那样的单独军兵种,其战略力量除核潜艇以外,全部被纳入到空军的编制之下。
    所以,今天才只有两人到场。
    并且,这也是拉防长惯常的行事风格——
    尽量避免任何一位部下接触到工作的全貌,从而保证所有任务都必须以自己为中心才能开展。
    资历相对较老的江珀早已习惯于此,听到防长的话后只是微微皱了皱眉:
    “是我们已经很熟悉的那种远程导弹?还是说又有了新的改进型号?”
    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了面前的那份报告。
    然后就是一愣:
    “东风3?”
    他的第一反应是报告写错了。
    “不是东风31,就是东风3……”
    拉姆斯菲尔德说着摘掉眼镜,用布轻轻擦了擦:
    “理论上,这种型号可以携带一枚核弹头,所以也在试射通报的范围内。”
    江珀看看纸上的内容,又抬头看了看自家领导
    虽然没有开口,但眼神中的意思很明显——
    你认真的?
    “如果我没记错,这种型号的射程还不到4000公里,而且圆概率误差在300米以上,实在很难当做是一种威胁……”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拉姆斯菲尔德打断:
    “但是,除了对方向我们通报的这些内容以外,我们对这次试射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甚至都没有收到预警。”
    江珀花了好大力气,才强忍住没有露出看傻子的眼神——
    实际上,不仅是他,整个美军上下都已经接近对这位只会乱搞的外行部长忍无可忍了。但现在毕竟还没到摊牌的时候。
    所以江珀还是压住火气,解释道:
    “部长先生,目前的战略预警系统只针对北美地区上空有效,这枚导弹射程不够,而且还是高弹道,从发射到落点只有几百公里而已,甚至是在地球的另外一边……”
    “我当然知道……”
    拉姆斯菲尔德悠悠点头,接着有些神秘兮兮地问道:
    “但有没有可能改变这种现状?”
    说完之后停顿了一小会,又继续补充道:
    “虽然他们的导弹目前还很难威胁到我国本土,但对于东亚地区的几个盟友来说,还是非常值得担忧的……而且退一步讲,我们在东亚和中亚地区毕竟还部署了军队,也不能让他们一直处在导弹袭击的阴影当中。”
    必须得说,防长先生极其擅长文字游戏。
    只是简单调整了一下描述方式,就把自己放在了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受害者位置上。
    却绝口不提为什么要围绕华夏建设一圈军事基地。
    不过这下子,江珀倒也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您知道,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的建设效率要落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很多,所以目前我们只能为海外驻军和盟友提供爱国者pac3这样的末端防御力量,很难在导弹发射的初段和中段就提供预警和拦截……”
    这句话当然是在回答问题,但同时也是暗戳戳地表达不满。
    拉姆斯菲尔德上位之后,以反恐战争的名义挪用了很多军备项目的研发经费。
    很多接近服役的型号甚至被直接砍掉,换成了一些在内行人看来莫名其妙的装备。
    防长先生也知道自己在这件事上没什么理,但还是皱了皱眉,显得有些不快。
    好在这个时候,旁边一直没说过话的皮特·蒂特突然开了口:
    “防长先生,我倒是有个想法……”
    空军部长本来就是纯文官,加之蒂特又是在前任詹姆斯·罗奇因空中加油机选型丑闻引咎辞职后临时顶缸的,所以其实并不是很了解具体情况。
    但是,他却很了解自己这位领导。
    对方绕了这么大的弯子,显然是心里早就有了想法,但又不想从自己之口说出来,想要找个嘴替:
    “是不是可以借此机会,在第一岛链范围内,协助我们的几个盟友建设起一套初步的导弹预警系统?”
    果然,听到这个建议的拉姆斯菲尔德脸色迅速由阴转晴:
    “我认为,出于对盟友,以及海外驻军的保护义务,这是相当负责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