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17节
    机舱内的四人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加速度正在发生变化。
    “3号,检查弹舱情况。”
    作为一架80年代服役,并且并未经过重大升级改造的飞机,图160的驾驶舱仍然保留着浓重的“苏维埃钟表店”风格,并没有大面积的多功能显示器。
    所有武器系统都需要许华胜在通过面前的按键、旋钮和拨杆开关来完成。
    “弹舱温度、噪音正常,通风情况良好,气体环境正常。”
    许华胜按照已经训练过无数次的操作,很快完成了弹舱安全检查——
    实际上,由于高速飞行时机身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内部弹舱面临的情况往往是温度过高而不是过低。
    对于使用低温液体燃料的验证弹来说,这一问题就显得更加严重。
    逸散一些推进剂倒是无所谓,毕竟这些都在设计时的计算当中。
    但要是弹舱内的氢气浓度太高,问题显然会比较大。
    为此,41175号机在改装过程中,特地给前部弹舱增加了一套通风系统。
    “到达e3导航点,开始准备武器。”
    宣益民平静的声音重新响起。
    “gc-x,通电自检。”
    许华胜说着拨动了武器选择面板旁边的一处拨杆开关。
    面板上显示出一串橙红色的西里尔字母。
    hen3вecthar(未知型号)
    因为没来得及完全升级武器控制系统,只是对识别逻辑进行了一些修改,因此华夏这四架图160会把东海10巡航导弹直接识别为kh55,而其它所有挂载均显示为未知。
    但可以正常执行投弹操作。
    几秒钟后,代表前武器舱1号未知的绿灯亮起。
    “gc-x,自检通过,开始设定目标参数。”
    “目标设定完成。”
    “解除点火保险。”
    “……”
    许华胜强忍着内心的兴奋,逐一完成发射前的准备事项。
    机内通讯器中,除了他越来越快的声音之外,就只剩下另外三人粗重的喘息。
    白天鹅的羽翼划破关中大地的夜空。
    当飞机进入到陇原东部时,速度已经来到了计划中预定的1.65马赫。
    “切换自动驾驶仪。”
    说完这句话之后,邓远刚总算稍微松了口气。
    属于飞行员的工作告一段落,接下来在投弹之前,飞机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平飞即可。
    “到达f2导航点,打开弹舱。”
    武器操作员同样具备领航职能,因此在进入轰炸航线之后,这一任务就转由许华胜一人完成。
    在四名飞行员都看不见的地方,两扇巨大矩形弹仓门缓缓向下打开,露出了其中隐藏着的巨大弹体。
    武器控制面板上,代表弹舱噪音的仪表指针瞬间开始剧烈抖动。
    但好在,始终没有达到最右侧的红色区域。
    说明镐飞集团对于弹舱的临时改造卓有成效。
    “发射准备完成,导引头通电……”
    当任务来到这个步骤的时候,就意味着已经进入了不可逆的最后阶段。
    许华胜右手握住操纵杆,拇指放在最顶端的发射按键上,双眼紧盯着面前显示出航行轨迹的crt显示器。
    发射任务本身并不复杂,只需要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按下按钮即可。
    导弹会根据实际发射情况自动调整弹道,无需像ccrp投掷无控炸弹那样,必须在非常精确的姿态和位置上投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航迹图上,象征着本机的光点逐渐与被标记为f3的导航点完全重合。
    在按动电钮的前一刹那,许华胜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这或许是人类有史以来投掷过的、体积最大的空射武器?
    但旋即就想到了同样8米长度,但直径近3米的an602“大伊万”。
    他赶紧把这些胡思乱想抛到一边。
    “武器发射!”
    许华胜右手用力一握,猛地按下投弹按键。
    弹仓内,武器挂架下方的四根支撑杆向下转动90°,把整个导发架连同导弹一起推出到弹舱边缘,然后解除锁定。
    8米长的弹道导弹随之松脱,呼啸着自行落下。
    弹舱卷起的气流在机腹下方约1米的地方形成了肉眼不可见的复杂涡形流场。
    导弹的下落姿态突然一沉,在纵向轻微地摆动了一下。
    但最后还是以大约15°的仰角顺利通过。
    驾驶舱内,许华胜也早就重新进入了高度警惕的状态。
    这是他过去飞轰6时养成的习惯。
    当大型投掷物落下之后,整机重心难免会出现一些变化。
    需要随时接管自动驾驶。
    但飞机只是稍微振动了一下,仍然维持着平飞。
    心下稍安的他重新把视线投向舷窗以外。
    一秒……
    两秒……
    由于液体发动机点火时的动静太大,为了保证载机本身的安全,常浩南特地设定了一个很长的点火延时。
    以至于度秒如年的几名飞行员在某个瞬间,甚至有了发射失败的疑虑。
    好在。
    大约4秒之后,一抹耀眼的蓝色闪光出现在机头前下方,划过一道完美的上升弧线。
    眨眼的功夫,就已经重新超过了飞机所在的高度。
    氢氧火箭发动机的尾焰很快消失不见。
    但几乎是紧随其后地,大片被月光映照成彩色、形状如同水母般的尾迹云在半空中出现,并以一个几乎不可思议的加速度向着远处狂飙而去……
    即便作为战略轰炸机飞行员,几人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这样壮观的场面。
    甚至差点忘记了呼吸。
    “新年快乐,同志们……”
    邓远刚目送着导弹飞向目标,口中喃喃地说道。
    第1231章 狂飙为我从天落
    在41175号机完成投弹动作之后,早已准备就绪的雷达和光学系统其实在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高超音速验证弹的信号。
    但这些毕竟都属于间接观察方式。
    最直观的,仍然是人眼。
    “15号机报告,我们已经目视确认,导弹成功点火!”
    飞行员的声音几乎紧跟着雷达站的确认信号传来。
    过了几秒钟之后,又跟上了一句感叹:
    “说实话,这太壮观了,就像那传说中的七彩祥云一样……”
    嗓音跟之前一直在汇报的邓远刚不同,听语气也不像是在和塔台沟通的样子。
    应该只是机组成员之间的对话,而无线电恰好还没来得及关罢了。
    果然,马上有人接上了话:
    “这东西对于咱们来说,不就是七彩祥云吗?”
    话音落下,驾驶舱内顿时弥漫起一股快活的空气。
    “是啊……这恐怕是最近四十年来,轰炸机部队执行过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了。”
    刚刚关闭弹舱,并重新确认了各项数据正常的宣益民也跟着说道。
    结果,邓远刚却颇为郑重其事地回答道:
    “这话可不能乱讲,4251号轰6甲空投639是在1967年6月,到现在可还没过40年呢……”
    宣益民不由得撇了撇嘴。
    他发现自家机长嘴上虽然满是冠冕堂皇的八股,但却在第一时间就抓住了只相差一年多点的时间细节,显然也是对这件事情相当在意。
    恐怕早就想过了在军史上如何留名的事情……
    对于四名机组成员来说,当验证弹顺利投出弹舱并完成点火时,他们的任务就已经彻底完成了。
    剩下的只有轻松愉快的返航。
    然而,常浩南等人的任务,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