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颖说完,就没有再问了,安静的看着台上的样板戏。
每个小队都有一个。
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对于社员们来说,也是看的津津有味,毕竟之前听来听去就这一支队伍。
等到所有的队伍都已经表演完毕,已经是黄昏时刻。
大队长上台来了半个小时的演讲感受以后,天黑了这才散会。
其实中间已经跑了不少的人。
只不过没人在意了。
反正清点人员以后,人不在的要扣工分。
杨小乐一群人这才嘻嘻哈哈的回到了知青点这边。
煮饺子。
随着一锅一锅的饺子上来,众人也算是稍微感受到了一些年味。
知青们一直存着的肉罐头、花生米、糖果,此时也没有忍在意那么多,都贡献了出来。
杨小乐贡献出来的自然是最多的。
供销社代销店重新开放以后,烟酒自然是最畅销的东西。
不要烟的便宜烟,自然是哄抢而光。
一人一个月只有一斤的便宜烧酒,也差不多被知青给包圆了。
在四九城,现在是好酒要票,最便宜的酒又重新不要票了。
不过或者便宜酒,只是不要票,价格其实也不算太便宜。
七毛二一斤。
老百姓基本上不花钱买,都是屯里会酿土酒的人,土法酿出来的玉米小烧。
酒不多,一共只有盐水瓶装的四瓶。
也就是四斤,人均也就三两左右。
不过足够了,大部分人都是不能喝的。
吃着饺子和铁锅炖,喝着小酒,一时间也算是气氛和谐。
“今年爸妈和小妹三个人在家过年了。”
本来热闹的气氛,被王老二的一句话给打断了。
这年代过年对于老百姓的意义非常的大。
长时间出门,他们不怕。
但是真到了过年这个时间,难免会想起以前在一起过年的家人,毕竟都是没有离开父母过。
今年却是要在外独自过年。
难免有些伤感。
男人稍微还好点,女人就更加伤感一点。
“吾伲雅娘,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给我们买本帮熏鱼,或者红啥肉!”
宋文慧开始用了上海腔,后面又用了普通话。
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
其他人闻言有很多人眼睛红红的。
就连刘锦莲也是眼睛红了。
气氛一下就平淡了许多。
“哎,我们可是响应老人家号召,要在农村裹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扎根农村一辈子的,怎么能被这点困难给打倒了呢!”
随后嘀咕道:“好了,咱们一起唱歌。”
“好啊!”
众人见状都是答应了下来。
杨小乐见状站起来,去了自己床铺那边。
曲颖这次给自己带的东西里有一把口琴。
空间里也有,只不过一直都没拿出来而已,此时正是时候。
“来,来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可以吧?”
“哎,可以。”
众人纷纷附和着。
杨小乐见状笑道:“我来吹,谁起头!”
拿着口琴准备了一下。
“我来!”
冯爱军笑着喊了一声。
把自己的筷子给拿了出来。
准备了一下,笑道:“大海航行靠舵手,预备唱。”
“大海航行靠舵手
万物生长靠太阳
雨露滋润禾苗壮
……”
拿筷子敲碗、敲桌子、敲盐水瓶、敲饭盒,伴随着口琴的声音,传来了大合唱。
院子里,谢老四抽着烟,站在那里等了好一会。
见里面的情绪稳定,这才松了口气,默默的离开了大院。
一群青年,载歌载舞的在那里闹了半夜,这才消停睡觉去了。
……
翌日清晨,杨小乐取了马车,带着曲颖向着县城赶去。
第511章 你看我是那种人吗?
“包紧了啊!”
杨小乐赶着村里的马车,对着身后的曲颖交代着。
这里毕竟离边境太近了。
加上之前的事情现在戒严的很厉害。
不然的话,他就找个借口去公社里借一辆车子,把空间里的车子弄出来了。
“没事,我不冷,你冷不冷啊!”
曲颖披着被子,背对着杨小乐,加上喝了井水,自然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冷。
“没事,我不冷!”
喝了井水,怎么可能还会冷。
“驾~~”
给马儿偷偷喂了井水,甩了一下鞭子,赶着车子去了公社。
马儿赶的快,一个多小时以后马车就到了公社。
“你干嘛?”
曲颖看着他将马车拴在路边的树上,好奇的问了一下。
“哦,我有点事情,你等我一会,一会就回来了。”
杨小乐说完交代了一下,向着公社里赶去。
……
半个多小时以后,杨小乐这才重新回来。
赶着车子离开了公社。
……
陈主任正在那里处理事情,突然听到秘书过来在他的耳朵边上嘀咕了一句。
听到这话,陈主任愣住了。
赶忙催促着:“快,去卫生院看看!”
一边走,一边问道:“怎么回事啊?”
“不清楚啊!高主任下楼的时候,踩到冰块,从楼上滚了下来……”
“冰块?楼里怎么有冰块?”
“不知道啊!”
听他这么说,陈主任也就没有再问了,赶忙下楼。
一个多小时以后,陈主任从卫生院里出来了。
眼中泛着光芒。
没死!